(相关资料图)
“您的《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成年后再植入对侧的康复效果先导研究》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近日,收到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优秀论文证书”时,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大三学生李厚毅激动不已,“用专业技术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带去希望,是我的梦想,现在距离梦想越来越近!”
李厚毅出生于天长市一个教师家庭,自幼视力较弱、先天弱听,4岁时植入一侧人工耳蜗,开始漫长的康复训练。他不断触碰妈妈的喉咙与嘴唇,感受声音颤动,熟悉每一个字的口型,最终学会了说话。
李厚毅学习十分刻苦,通过辨别老师口型听课,回答问题时虽然语音模糊,但他尽力发好每个字音。下课后,他借来同学的笔记反复核对,和大家交流。学习成绩优秀的他,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4年度“最美滁州少年”推选活动中,他获得自立自强类“最美少年”提名奖。
李厚毅以优异成绩考上天长中学后,面对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的情况,学习更认真,进步更快。高三生病住院期间,他坚持在病床上读书。2020年,他考入华东师范大学。
“我与华东师大的缘分从4岁时就开始了,华东师大的老师们曾鼓励我、帮助我,让我能自信地张开嘴,清晰地介绍自己和家人。”李厚毅笑着说。4岁时,他在华东师大言听实践基地幼儿园接受了9个月的康复训练,开始了学说话的漫长过程,此后得到该幼儿园长期康复支持。高考后,李厚毅选择了华东师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大学期间,繁重的课业让李厚毅视力持续下降,但他没有放松学习,每节课都坐在第一排,积极回答老师提问,确保自己听清教学内容。入学以来,他多次获得奖学金,去年获评华东师大“自强之星标兵”。课余时间,他积极参加康复公益活动,定期为2名听障儿童提供康复指导和训练。
去年,李厚毅植入了另一只人工耳蜗,两次植入耳蜗的间隔时间长达17年,新植入的耳蜗如果未经康复训练,在短时间听到的大多是杂音,甚至会干扰旧耳蜗的听力效果。“虽然多数医生不知道这次植入对侧人工耳蜗会有怎样的结果,但我希望通过自身经验,为和我一样有需求的人提供参考。”李厚毅坚定地说。
1年多来,李厚毅以自己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系统的观测指标和实验流程,探究“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在成年后再植入对侧”的康复训练成效。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李厚毅术后进行了8个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由此,他得出初步结论:即使双侧耳蜗植入间隔时间长,经过康复训练仍可获得双耳聆听效果的提升。
今年7月,这篇融入亲身体验的个案研究论文在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上发表,让以往临床中遇到的诸多疑问有了新的答案,受到与会专家认可。“以自己为研究对象需要很大勇气,要承担很多风险,我们都很佩服李厚毅的决心与毅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学系主任刘巧云说。
“我会继续努力,为他人带去温暖,为康复事业贡献力量。”李厚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