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罗知之)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十年发布保理产业发展报告。

《报告》共分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详细介绍了2021年全球保理业务和中国保理业务发展情况;第三章总结概述了2021-2022年保理业务发展的环境变化情况;第四章收集汇总了银行业保理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经验;第五章着重分析了国际双保理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六章具体阐述了2021-2022年保理业务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防控要点;第七章重点提出了保理业务的发展建议;《报告》附录部分囊括了有关银行业保理业务的政策规定、行业规范、国际惯例和专业术语,旨在为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了解保理业务的窗口,为银行业保理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2021年全球保理业务发展情况方面,2021年,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后,全球经济从短暂的衰退周期逐步走向复苏,全球大部分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产出和投资大体上已经修复至疫情前水平。与此同时,全球保理行业实现快速恢复增长。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2022年6月发布的《FCI年度综述(2022)》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保理业务量据估算约合3.09万亿欧元,同比上升13.5%。从地区上看,2021年不同地区保理业务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欧洲地区保理业务量达2.12万亿欧元,增长14.80%,其全球最大保理市场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得益于中国市场的拉动,亚太地区保理业务量小幅提升;美洲地区在疫情后经济显著复苏,保理业务量增长22%;非洲地区虽然保理业务总量占比少,但增长率同样达到28%。从单一国家来看,2021年中国的业务量为5626亿欧元,连续第五年领跑全球。

2021年中国保理业务发展情况方面,2021年虽然受全球贸易局势持续紧张、新冠疫情反复、金融局势跌宕起伏以及地缘政治局势不明朗等内外部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保理业务量继2020年强势反弹后,实现持续增长,在较困难的经济形势中表现出整体向好的态势。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保理专业委员会全体成员单位保理业务量为3.5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7%。其中国际保理业务量为481.77亿美元,同比增长32.52%;国内保理业务量为3.2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4%。国内保理业务仍然是我国保理市场的主力增长点,在保理业务中占比达91.29%;根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商业保理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年商业保理业务量约2.02万亿元,同比增速约34.7%。

《报告》在发展建议部分提出两个观点:一是重新认识保理与贸易融资:流贷改造。包括保理业务在内的贸易融资是按照企业内部的具体交易结构来设计产品,依托实际交易债项,根据交易结算的各个时间节点进行融资安排和风险防控设计,从而解决贷款用途与期限难以管控的问题,这是银行用贸易融资来改造和替代流动资金贷款的根本出发点。此外,保理等贸易融资产品还具有一项明显优势,即一旦由一家银行为企业项下的一笔交易提供了贸易融资,原则上其他银行通过相关的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就能够获悉债项融资信息,进而避免对同一交易进行重复融资。

二是跳出保理看保理:打通保理与其他供应链和贷款产品。保理业务从商业银行监管角度来看,在广义上属于商业银行“企业经营性贷款”的一种,而企业经营性贷款最大特点在于用途监管,正是基于监管对融资用途的关注,通过构建“保理+贷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的“全链条”金融服务需求,既能便利企业的融资申请,也能解决重复融资和资金用途监管的问题,在实践中获得了客户的欢迎,将是未来交易银行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

(责编:罗知之、高雷)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