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一名记者的角度看“两会”,可以说媒体人一年一度的职责和惯例;从一位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角度看“两会”,则是他们在其位、谋其政的使命和担当。如果这位观察者,既是记者又是人大代表,双重身份双重视角,又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两会”?
适逢四川“两会”时间,2023年1月13日,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成都代表团分组会议上,四川省人大代表、经济委员会委员、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主编江然,就以双重视角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1月11日上午,四川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成都开幕。黄强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未来五年,全省经济总量要超过8万亿元、再上3个万亿元台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相比过去的成长速度,四川给自己加了难度,西部经济大省需要找到更为强劲的经济动能和更加充沛的市场力量。
事实上,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含企量”特别高,稳企业、稳就业目标清晰。过去三年,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疫情冲击遭受了很大损失,必须想办法支持他们尽快缓过劲来。
作为财经媒体,我们一直是和企业、资本市场打交道的,过去三年也走访调研了不少企业,记录着这些经济细胞艰难求生的韧劲,见证着它们重压下黯然退场的无奈。尤其是刚刚过去这一年,特别不容易。
2022年,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具体措施,来稳住市场主体和预期。这些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挽救了相当一部分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帮扶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政策在针对性、可及性和有效性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根据城市进化论团队去年5月底做的一份调查,我们发现,对于大量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相关“助企纾困”政策存在知晓度不足、契合度不够和申报门槛偏高等突出问题。要确保政策终端见效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清除这些堵点、难点。
比如,在政策获取渠道方面,有35%的受访企业是依靠朋友之间口口相传,28.95%的企业来自媒体宣传,还有48%的受访者通过这次问卷才知道部分政策。
从企业类型看,大中型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要比小微企业高很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策没能主动“找人”——大企业有更完善的组织构架,有专门的“政府关系”部门,专人负责了解、研究政策动向,相较之下,小微企业获取信息的难度更大。
在知晓度不足的情况下,若政策覆盖面再不够,效果就更要打折扣了,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这次调查中有两种声音特别矛盾。大企业认为政策更向中小微倾斜,中小微又因为各种具体原因享受不了,结果就是无论企业大小,总是“不符合支持条件”,这就出现了“政策空转”。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此前表示,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发展得以确保,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人民信心才能获得保证。更具体地说,保市场主体意味着保就业,有了就业才有消费,而消费则是企业有效运转的源头,只有源头的活水流下来,企业的“小鱼”才能活下来。在此循环中,由大量小微企业参与构成的市场主体则是关键环节。
为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高政策知晓度。借助智慧化手段,集成政策发布、匹配、推送、申请、反馈等功能,建立一个能够一键触达的平台,切实帮助企业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和难度。
二是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大实地调研力度,及时更新企业真实诉求,压缩政策制定周期,靠前研判经济趋势,及时动态调整,力争政策跑在上下游、行业间传导之前。
三是加强第三方监督。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鼓励社会监督,敦促政策落实落细,跟踪反映纾困需求与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
四是增加政策有效性评估环节。政策出台不是句号,而应是冒号,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通过不断地评估、修正、清理,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可及性和有效性。
封面图片来源: 摄图网_500717046
(责任编辑:徐帅 )